B 工商:不符传销“构成要件”但涉非法集资
要不要加盟云联惠,有家庭内部分化的个案,也有父子同心的个案。9月18日上午,来自山西临汾做地产行的石风(化名)跟着岳父,赶到广州位于嘉禾望岗地铁站不远的“云联国际中心”三楼,加盟云联惠。石风交了999元入会费,成为一名“铂钻会员”。
按照云联惠宣传册的讲解,石风目前处于会员的最高级,铂钻会员下面还有两级:免费的普通会员和交99.9元成为金钻会员。会员级别越高,享受相应的权限越高。依照规则,石风从此享受消费积分返还,还有推荐所有会员的推荐权(发展下线)。
每推荐一个人,其在加盟商家消费一笔资金,推荐人就能拿到一笔提成。而石风的推荐人(上线),正是他的岳父。今年的6月,石风岳父首先成为云联惠的会员。正是被云联惠商业模式的吸引,他们专程赶到广州。事实上,石风父子是近两年来云联惠全国数十万入会会员中的一例。
在云联惠的强势宣传推广之下,每天均有不少来自广东、山西、湖北、湖南、新疆等省内外商户前来办理加盟。“云联国际中心”实为一栋正在装修的大楼,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嘉禾彭上德兴路,一条“打击非法集资,维护金融稳定”的横幅,悬挂在大厅入门处。
云联惠招商部一名成员透露,云联惠现有会员4500万人,其中商家会员约15万人,大多数消费者会倾向于在云联惠电商平台“云联商城”消费。其称呼云联惠发行过四期股权,很快云联惠将在美国发行价值一千个亿的股权债券。旁边一位30岁上下的云联惠男会员听后附言,“已做好购买的准备。”
面对持续不断的“传销”举报,9月18日,广东工商局回应羊城晚报记者称,今年3月广州市工商局启动过一次对云联惠的调查,至今半年来也未停止过跟踪调查。目前工商局认定云联惠的运营模式,暂不符合传销的“构成要件”,但涉嫌非法集资。根据属地管理原则,云联惠涉嫌非法集资问题,正由广州市金融管理部门和市公安局白云区分局负责调查,工商部门协同配合调查。
C 虚名:虚假宣传+山寨奖项
“消费可全返”、“消费相当于存钱”。云联惠宣传的“财富永动机”返利模式,遇到的最大质疑声为其模式是否可持续?由“中国反传销第一人”李旭组建的民间公益组织“中国反传销咨询救助网”,近两年不断接到全国各地的咨询者和求助者,称家人变成了“云联惠”的追随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我仔细研究了云联惠的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运营怎么可持续?”李旭向羊城晚报记者分析称:假设会员单笔消费10000元,云联惠提取了1600元。按每天按万分之五左右的比例返还,1600元约275天就返还完。加之云联惠总的返还额度是10000元(返给会员)+1600元(返给商家),明摆着是亏本生意,它靠什么来持续?
李旭称,无非两条路:一是持续消费让云联惠持续进账,后面的钱来补前面的账;二是275天保留的现金流用作投资,靠盈利来弥补返还金。做投资,现金流则涉及资金托管和监管,怎么保障安全性?云联惠没有给出答案。“而第一种用后面的来账补贴前面的返还金,等于是拉人头,最后的人要面临资金断裂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互联网金融法律专家杨东向记者表述了类似的担忧,称云联惠的可持续性有变成“庞氏骗局”的风险。杨东表示,云联惠在2016年3月投放给一家媒体的广告版中,他的缺陷性论述被删去且未告知他就发表,成了虚假宣传式的变相“肯定其模式”。对此他深感不满,要求删除不实言论消除影响,为此还曾引发了一段法律纠纷。
记者梳理发现,在质疑声中,云联惠对其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辩解,并对外投放了大量广告。这些广告在云联惠的对外宣传中,被变相解读为“权威媒体专访”。如云联惠宣传手册称《广东经济》杂志在2015年10月号上对其模式大力肯定,记者向该杂志编辑部核实获悉:云联惠实为该杂志的理事单位。稿件并非新闻报道,而是主动投放的“软文”。
在销售的宣传册中,记者注意到云联惠列举自己获评“中国科技创新型企业”,创始人黄明则获得“中国民族品牌十大领军人物”。上述奖项的颁发方为中国民族产业发展论坛组织委员会。而记者追根溯源发现,该组织委员会实为中国民族产业联合会和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联合主办,而两协会均在民政部今年公布的“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中。
D 尴尬:智囊团成员冒充学者
为推广云联惠商业模式,有两名标榜为“教授”的智囊团成员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学教授”、“中国国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何智斌;二是“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知名学者”侯书生。两人均为《云联惠商业大系统》的编委,主编则是云联惠的创始人黄明。
何智斌在云联惠的宣传册中,身份介绍为“云联惠全球战略发展委员会主席”。他既为云联惠作“云联惠赋”,也给云联惠“填词谱曲”。在2015年“首届999云联惠国际消费乐返节”,以及湖北省内云联惠的市县级代理开业仪式上,何智斌均声称其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预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为核实何智斌身份,羊城晚报记者多次致电中国社会科学院及中国社科院研究生,答复均称“无国学教授职位”、“何智斌查无此人”。随后记者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师资检索”里查询信息,同样“查无此人”。
针对何智斌的另一“中国国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身份,羊城晚报记者登陆其官网显示常务副院长为冯复加而非何智斌。与此同时,在 2016年5月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主管的中国社会组织网曝光的第七批“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中,中国国学研究院名列其中。
同样,为云联惠撰写宣传册、安排媒体采访、组织论坛介绍云联惠创新模式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知名学者”侯书生,身份公然造假。公开活动中,侯书生职位介绍为云联惠商学院名誉院长、北京云联惠公司总经理。对此,记者致电国家行政学院核实。
国家行政学院答复称,侯书生既非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也非所谓的“知名学者”。此前侯书生仅是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一名普通合作编辑,“2015年,我们发现他打着出版社策划总监、教授身份的幌子在一些大学讲课、搞活动,经警告无效,我们在2015年年底解除了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