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名车主为节省高速路费,竟然伪造证件,将车型“大改小”,利用ETC车道系统自动扣费和无人识别的“漏洞”达到少缴费的目的,今年以来逃费17万元。昨日,佛山市顺德区公安局、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南环段分公司联合对外通报了相关案情,呼吁市民切勿以身试法。目前,上述18名车主中4人已被判刑,14人被逮捕。 伪造证件将车型“大改小” 自2015年6月28日开始,省高速公路车型分类标准由原按物理参数分类调整为按座位数分类,其中7座及以下的为一型车,8座至19座的为二型车,20座至39座的为三型车,分别按0.6元/公里、0.9元/公里、1.2元/公里收费。 缴纳高速公路通行费有现金和非现金两种方式,安装了电子标签的车辆可以从ETC车道不停车经过,系统自动扣费。 不少司机为了节省高速路费成本,打起歪主意,他们利用ETC车道系统自动扣费的便利,伪造假行车证件,将8座或以上的车型伪造为7座及以下的车型,以此来节省高速公路路费成本,达到少缴费的目的。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南环段分公司通过日常流水数据分析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发现了车型“大改小”的车辆。 其中,日常流水数据分析主要是通过人工收费识别的车型和经过ETC车道自动判别的车型进行分析,发现电子标签“大改小”的行为。图像自动识别技术主要是通过车辆外观自动识别车辆品牌和型号,最终确定其座位数。利用图像智能化检测和分析算法,对过车图片进行梳理、比对、排查,识别车辆车型品牌,判断车辆收费类型,与交易流水对比后,筛选出逃费的车辆信息。 据介绍,今年以来,警方共刑拘涉案嫌疑人18名,18人共计逃费17万元。目前,4人已被判处诈骗罪并处罚金,其余14人已被依法逮捕。 不到一年逃费1.6万多元 9月23日,顺德区公安局勒流派出所接报称,一辆车牌号码为“粤S”的商务车实际是8座以上的二型车,但却使用7座以下一型车使用的粤通卡,从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14日逃费1054次,合共逃费16585.06元。 勒流派出所联合虎门大桥路政大队,于2016年9月28日将嫌疑人赖某(男,32岁,茂名人)抓获。赖某交代,2015年6月,经其朋友“飞哥”介绍,他花了500元为原来的8座车办理了一张7座以下一型车使用的粤通卡,以节省时间和高速公路过路费。 一年多逃费472次 9月29日,顺德区公安局勒流派出所接报称,一辆车牌号为“粤S”的商务车以上述办法,从2015年7月4日至2016年9月21日逃费472次,共逃费6350.59元。勒流派出所联合虎门大桥路政大队,当天便将嫌疑人谈某(男,41岁,湖北人)抓获。 警方提醒:逃缴高速公路通行费达到一定金额将会触犯刑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目前全省高速公路已建“黑名单”拦截系统,将涉嫌逃费的车辆录入“黑名单”,按照《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拒绝其行驶高速公路。 来源: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