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上午,市水务局局长冼奕辉带领该局班子成员作客第283期“民声热线”节目,就该局的职能、工作作风和群众关心的有关问题,接受听众的咨询、投诉和建议。 问:“十三五”期间,我市水利建设在防灾减灾保障体系方面是如何完善的? 答:立足于防大汛、防强台,巩固完善主要江河防洪体系,确保鉴江袂花江、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城市、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的防洪安全;补齐“三边”薄弱环节短板,最大程度减轻洪涝灾害损失,基本建成江河安澜、总体可控的防灾减灾保障体系。规划项目:包括鉴江流域治理、治理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山洪地址灾害防治、海堤达标加固、城市排涝六大类。 问:高州水库是我市重要饮用水源地,目前水质情况怎样? 答:这是全市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高州水库水资源保护工作做得是比较好的,目前水质总体比较好,根据我市环保、水文等部门的水质监测报告,2016年高州水库水质指标中,除个别月份氮、磷的指标超出Ⅱ类水标准外,其余指标均符合地表水Ⅰ~Ⅱ类水质标准,高州水库水质符合国家有关饮用水标准。虽然在每年冬春季节,在适宜的气象水文条件下,水库可能会出现小范围的蓝藻水华。但这种小范围的表面水华在可控范围内,不会对我市供水安全构成威胁,请大家放心。 问:水行政主管部门用什么办法来保护高州水库水资源? 答:我市一直十分重视对高州水库水资源的保护,努力实现高州水库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市便对库区周边石场进行封闭,取缔集雨区内污染企业,限制新上污染企业。这几年主要实施了以下工作: 从2008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从2012年起增加到1500万元,专项用于高州水库水源和生态保护;成功争取高州水库纳入国家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2013年至2015年累计争取专项资金7700万元,用于深入开展高州水库水源和生态保护工作;先后取缔了高州水库集雨区内43家造纸厂、炼金厂、选矿厂等排污企业;强化库区、东干渠、工业河周边污染源清理,关闭高州水库禽畜养殖禁养区内300多家养殖场,设立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界碑、警示牌、宣传牌,保障源水供水安全;逐步扩大生态公益林面积,目前水库集雨区内的生态公益林面积已达96万亩,占集雨区林地面积的83.5%;加强污水治理,在库区圩镇建起7间生活污水处理厂,在7间卫生院建起医疗污水处理设施。大力推广农村家庭沼气池建设,并开始实施乡村污水治理试点;积极处理库区垃圾,在水库集雨区7个镇建起7间垃圾压缩转运站,逐步在每个自然村建垃圾收集池,把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到集雨区外处理,同时将集雨区7间卫生院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到粤西危险废物处理中心作无害化处理;对水库集雨区河流和小流域进行整治,对河道水生态进行修复。经过努力争取,今年2月省人大常委会已同意由省立法保护高州水库水资源。 通过上述措施,几年来高州水库及其集雨区保持了绿水青山。请广大市民放心,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保护好高州水库水资源,保障我们的饮水安全。 茂名日报记者 文华春 转载自茂名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