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8论坛

  • 0668-2210668
  • ...茂名人,茂名事,茂名资讯网!
搜索
查看: 2093|回复: 1

茂名精准治理小东江成效显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14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东江是流经茂名、湛江两市的跨界河流,全长约67公里。该河流经茂名主城区,因受沿河流域的工业、养殖和生活等复合型污染源影响,环境问题突出,2014年被列入全省重点整治“四河”之一。为此,我市近年来采取强力措施,突出重点,精准治理,全面推进小东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据省环保监测结果显示,2015年小东江(茂名段)水质年平均值达到Ⅳ类功能区类别,主要污染指标氨氮浓度下降26.1%,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下降12.3%。在全省“四河”污染整治中,唯一实现了年度整治水质目标,受到了省环保厅的充分肯定。今年上半年,小东江水质进一步好转,石壁交界断面主要污染物氨氮浓度下降48.5%,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下降24.1%。面对艰难的整治任务,为何小东江能脱颖而出,成为全省唯一完成设定目标的河流?记者一探究竟。

203.jpg

整治后的小东江。(资料图)

标本兼治

畅通流域“毛细血管”

治水先治污,治污需良策。为全面推进小东江流域整治工作,我市重新调整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担任组长,将任务分解落实,并与各区政府签订《小东江流域水质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书》,明确流域内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的目标责任。在流域全面实行“河长制”,让流域内的市、镇(街道)主要领导挂帅,通过定期对“河长”考核,断面水质监测,每月通报,每年考核,确保整治工作有效开展,一场前所未有的治水攻坚战全面打响。

入江河道就像小东江的‘毛细血管’,河道水质严重污染,小东江水质改善就无从谈起。为此,我市将河道整治和生态修复作为流域综合整治的重头戏,以“河长制”为抓手,开展以入江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为核心的河网整治,以“线”带“面”,河道清淤、清障,堤岸生态改造,调水引流等整治工程全面铺开。

2015年以来,我市投入资金约3亿元,先后建成河西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高州市金山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茂南区污水处理厂;投入2000多万对小东江市区河段排污口进行截污整治,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3.3万吨/日。

为增加小东江径流,提高小东江自净能力,我市又通过流域生态修复,建成鉴江水资源调节工程和露天矿尚垌水库引水工程,对彭村湖进行水生态修复,推进建设彭村湖人工湿地,同时还对通过人工造林、补植套种等手段,增加小东江流域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9346.4公顷。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市已累计投入各类生态保护与修复资金44.60 亿元。

目前,我市已经编制完成《茂名市鉴江流域山水田林湖生态修复工程方案》,并正积极争取纳入国家生态修复试点工程。该方案包括高州水库生态保护、小东江综合整治、茂名露天矿修复、植被修复等内容,将对包括小东江流域在内的整个鉴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

铁腕治污

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在茂南区亿利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厂区门口堆积着大量拆除后的工业垃圾,厂区里只剩下还未来得及拆封加工的原材料和空荡荡的生产车间,其临近的几家皮革厂也同样人去厂空。

为彻底整治这些违法排污企业,我市对小东江支流的白沙河、三丫江沿岸污染企业开展了系列专项整治行动。2015年以来,我市加大执法力度,累计检查排污企业7399家,立案301宗,限期整改621家,关停企业169家,处罚金额830多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涉嫌环境违法案件13宗,行政拘留5人。

治污攻坚战不是政府的独角戏,必须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去年4月,茂南区镇盛镇樟岭村发生一起恶性倾倒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当地一村民发现后及时报案。公安、环保等部门迅速采取措施,极大地震慑了环境违法犯罪分子。为表彰该村民对保护环境所做的贡献,市环保局根据《茂名市环保局污染举报奖励暂行办法》的规定,决定给予其最高标准奖励5000元。

关停污染企业不是目的,通过不断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才是最终目标。为此,我市充分发挥执法倒逼作用,疏堵结合,一方面保持严格执法不松懈,另一方面推行集中治污,在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寻找突破口。通过实施流域限批、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定点园区建设等系列措施,我市先后关闭白沙河流域内皮革水洗加工企业和石油化工小企业120多家,并按照“入园一批、关停一批”的治污原则,引导皮革和石油化工入园集中生产和治污,提升产业转型升级。

生态养殖

养猪大市转型求变

养殖业污染,是小东江流域的重要污染源之一。为加强养殖场的环境污染治理,我市严格限制流域畜禽养殖业的总体规模,实行“等量或减量替代”办法,要求从2015年起不得再新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建设项目,并将流域内已划定的禁养区外的全部范围划为限养区,对禁养区的畜禽养殖场(户)责令限期搬迁或关闭。在市政府的强力推动下,2015年以来,小东江流域完成规模化养殖场限期整治143家、关闭规模化养殖场16家、关闭流域非规模化养殖场369家,并对流域内4个大规模养殖场强制安装在线监控设备。

如今,走在小东江禁养区内的原南华种养基地,原先偌大养殖场现已全部被清拆推平。对于适养区,我市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配套工程,对生猪规模养殖场,严格推行干清粪、雨污分流和配套沼气池、沼液贮存池、干粪堆放棚等“两分离(流)三配套”标准。对散养较集中的区域,地方政府补贴建设沼气池厌氧发酵池等集中处理设施对畜禽养殖粪污进行资源化利用。在许多养殖场里,一个个顶部像大皮球一样的沼气池已经建立起来,“这些沼气可以用来烧饭做菜,满足养殖场运行,沼液拿来种菜种树,是很好的废料。”尝到甜头的养殖户,对于治污设施的建设,也从抵触开始变为支持。只有走生态、循环之路,养殖业发展才更持久。

转载自茂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4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小东江真的变化挺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668-2210668

客服QQ点击咨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6272749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www.06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粤ICP备19032402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