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世界那么大 于 2017-8-15 12:15 编辑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还小,很多人,包括自己,都觉得外省都是“山卡拉”,都是非常穷的地方。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外省人都来广东打工,当然是珠三角打工。也有部分来到我们县城附近打工的。这些外省民工兄弟都是做一些苦力活,非常辛苦,皮肤黝黑。现在或许这个想法依然继续。这个外省非常落后想法当然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去判断,反正大家都是口耳相传。
后来慢慢加深了这种想法,原因很多,比如,一些外出珠三角打工的女孩子和外省的男孩子谈恋爱,然后和男孩子“私奔”,嫁到了外省。女孩家里自然是几乎一致反对的,哭得死去活来。父母们眼里心疼孩子嫁得远,担心外省那边的男家那边欺负自己的女儿,当然,外省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也是原因之一。这是一个非常朴素的想法,家乡人不一定希望女孩嫁得多好,只是希望他们别嫁得那么远。很不幸,我们偶尔听到一些不幸的消息,嫁到远方的女孩经常受到男方的虐待,父母们当然心里甚是伤感,这是后话了。
小时候,我们眼里的国家北方是很有意思的,广东以外的地方都是北方。什么上海、长沙、广西、厦门统统都是北方,甚至有些人认为海南也是北方。并不是以秦岭-淮河为南北方的分界线。在我们普通人的眼里,除了上海、北京、武汉等几个超级大城市,外省其他的地方都是经济落后的地方。
我们家乡的农民真是无与伦比的勤奋。去了那么多外地,发现没有比我们家乡农民更勤奋的地方了。冬天,很多外省人并不劳作。而我们家乡一年四季都是田里山上辛勤劳作,从大年头初二都忙到年三十晚。
《魅力中国城》开始了,有一个湖北的城市叫十堰,突然闯进了我们的视野。真是不打不相识,机缘巧合,伴随着友谊和竞争,我们在网上相识了。之前,对于十堰,还是了解一点的,这城市常常在央视做城市宣传广告。对于这个城市,我们基本不熟悉,甚至没听过。所以,凭借着主观的想法,没有两个量化的指标,做了一回键盘侠,谈了一会自己眼中的“竞争对手”。
湖北十堰没有去过,但是去湖北的其他几个城市。比如宜昌市,7年前左右去了,踏足该城须臾,让我眼前一亮,城市怎么那么发达!市区貌似很多超级宏伟的大桥,造型独特。大马路、高铁、飞机场一应俱全。城市干净,空气宜昌清新,长江绕城过,青山染城美。宜昌在2008年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2011年就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原来如此。
因为秭归屈原的《楚辞》,让宜昌厚重;因为夷陵之战,让宜昌青史留名;因为三峡大坝,让宜昌常见报端。如果说宜昌知名度比较大,那么十堰知名度相对小很多。
十堰350万人,该市下面有五个国家级贫困县,于此,貌似这城市比较贫困的,可是,网上却说他们市区有飞机场、高铁、万达广场。2008年就开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并且于2011年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当下,该城正在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可谓十年磨一剑。
一个城市好不好,一方面,在于要自己的主观是判断,自己觉得富足、舒适、安全、干净的城市就是好的。谁不道家乡好,家乡的景色最美,家乡的水最甜,这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情怀! 俗话说,海水不能斗量,人们对于故乡的情感也是不能去品评优劣。人的主观情感是不能量化的,但是经济指标可以量化。
判断城市发展程度,更要有科学的量化经济指标。从主要的量化经济指标看,茂名已经居下风;如果再用人均上来看经济指标,茂名几乎没什么领先经济指标,落后很多。我们不勤劳吗?不,我们是勤奋简朴的人。我们一年四季都是劳作,几百万人外出打工。那么勤劳,为何那么多烂路?这很是奇怪。曾几何时,貌似十年来,为何脏乱差?这难道是沿海的应有的风格与风度吗?这真是很奇怪!
他山之玉,或许可以攻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