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8论坛

  • 0668-2210668
  • ...茂名人,茂名事,茂名资讯网!
搜索
查看: 5971|回复: 8

不一样的年例:实拍湛江年例小儿穿令、老汉翻刺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7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粤西大地
年年有例


1 穿令
"穿令"也称穿令箭,又叫穿腮、穿面颊它和翻棘床都是雷州半岛流传已久的一种年例敬拜祭祀神灵的一种傩技活动,具有惊险、神秘色彩。

0c85161633ec86a44529d95a680719b4.jpg

穿令翻棘床,在2009年经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

a5a165b8a1c58026958721dd9de0971e.jpg
表演时,“神童”先用一支银令穿舌,再用一支大铁令穿腮,然后在全村进行巡游表演。表演结束后才拔除银令和铁令,拔出时,穿透部位竟无血无痕。

2e39b92289a2ac7b159464ac297d47b8.jpg
一般穿令表演者只穿腮部,但也有表演者用令箭穿耳、穿舌者、穿喉咙等部位,同样安然无事。

00a8ee147f92d86c6b5de395dbcb26da.jpg
穿令习俗是傩俗、巫俗、崇龙俗、崇雷俗相结合的产物穿令时所用的“令箸”还可作为“龙须”的象征物,从而包含了祭龙内容。

44bc7f749b0246846b2874019c956bc2.jpg
湛江地区的村民在特定的祭祀祖先神灵的日子里穿令箭,其他时间表演不了。他们用身体的受难来表达对祖先神灵的礼敬。

113a4f5956e8122c2dcf9666f076bbb9.jpg
表演者以穿令祈求神灵福祐村民及子孙平安,保佑全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143f32d6d9a8a1bb64073ac3e39e6702.jpg
“穿令箭”表演出游前三天,先将令箭打磨清洗,然后恭敬地放入庙宇封令。取令要郑重其事,香烛拜祭。

ddd962af71575abba270daaad32e57c2.jpg
令箭用金属特制,有铜、铁、银、不锈钢等各种材质的,结构实心,上粗下细,尾部呈针状,长短不一,一般一米左右。

9d1163b9ba9fc876c91d3599668b7664.jpg
近年来,为方便表演,令箭长度有所缩短,并且只穿一到两支

dfdf89ecb8ffccbd05b32065bf579638.jpg
最长令箭纪录,传说是解放前在调罗村表演的一支令箭,表演者面部入箭,外露部分长达3米多,需三个人用叉顶着令箭游行,轰动一时。

cf4feecf30e937b395a2560cd57320ca.jpg
穿令分下令和护令,下令是公祖(神)上身后穿的,护令是公祖拍响轿后人才爬上轿顶穿的。

eac5b79da93bea0adcc579eb83ba07f0.jpg
像图中这种穿令表演者爬上轿顶,应该项就是护令,护令是自愿穿令,穿的目的是让公祖保佑村子平安幸福。

97bd9266a2e20327790682bece5bb16d.jpg
而下令是经过挑选后指定的“神童”表演穿令,并不是人人能担任“穿令箭”的神童,要让神以“掷杯茭”来选。选中的人,据说会得到神灵的护佑。

e3952d8bd063f44183b7fd9da2269ee4.jpg
护令会有专人用手轻拍轿子,此举意为“颠轿”,意即唤起轿子里的神像显灵,保佑正在穿令箭的神童无伤无痛。

f59be549fdd537a8da014367f7f03ab4.jpg
无论是哪一种穿令,村民们都认为穿令者会得到公祖的庇佑,甚至有人听见轿响,就特别想穿令。

e8e827299592c662de4a5d6c31699e10.jpg
表演者要沐浴净身,必须“六根清净”,要求在前一个月戒酒、戒肉、戒色,至少要斋戒三天,否则会疼痛难忍,并会有血流出,穿之前一定要拜神。

84ab4f1f15c4f7e03b8bd11218587dc0.jpg
穿令所用令箭有大有小,小者仅一尺来长,细如筷子,末端也无特别重的装饰物体。

877bfe715ac05ff44d93dee9b99685e4.jpg
较大的令箭锐端略细,但箭身较粗,末端常见有圆环状装饰物体。

3808784526d91eb6748c625647e68d0b.jpg
穿令后,神童们让人们抬着游行,行程有的数公里,时间两三个小时,自始至终神态自然。

9d48860f8d72b666134e7ef1b9f822d9.jpg
整个穿令出游过程,不见有人流血,也无人呼痛,活动也不见受到影响,可谓相当神奇。

7f9d022e1d7ce6c127ff6a71a7cf3165.jpg
穿令者不仅可以祈祷公祖保佑村庄,同时穿令者也能得到庇佑,因此有些家长会带同孩子一起穿令。

daf5e17c676552c34234296f9a6bbc79.jpg
穿令者在完成巡游后,退令箭者跪地拜神祈求庇佑,令箭会由专人边拔边轻轻转动,慢慢退出令箭。

736a4d3705fc78541d7f7d0b0f1d57b0.jpg

2  翻刺床
翻刺床,就是将带刺的树枝扎成一张床,勇敢的村民脱光衣服在床上翻滚,翻滚者经常被刺得伤痕累累。

e4f3774128f99323fe756e5281c70c0f.jpg
从前,翻刺床的桌子必须用长期供奉的八仙桌,上面的荆棘得是上年的葡萄刺,过去,翻刺床的过程女性是被禁止围观的,现在反而不再讲究这个了。

512e17cd1f49b7d246c15f48c45ba862.jpg
现在流行的刺床有二种,一种用木板一块(长约二米,高一米)钉满铁钉,制成一块钉尖向上的钉床。

61e1e5143738cef2b4935e498704ee82.jpg
另一种用布或草席,上面铺满乡间野生的牛头筋和其他带藤刺的植物,形成—张刺床。

9ef3d423bd962f8d97d9241740c59250.jpg
表演者赤着上身,卧于刺床上翻滚,旁人敲锣打鼓呐喊助威。据说表演者有神灵附体能用功运气,在带针的刺床上任由翻滚。

b1fb05411492215a4b5f1b31ea8bf2d5.jpg
表演者一般都由“神僮”担任,据说他们有神的保护能刺床上任由翻滚,安然无恙!不见流血和伤痕。

094fafe5142115bf092d74d5ce1b0b26.jpg
翻刺床相传是一种巫术表演,以此媚神以获保佑,所以表演巫术的村民,往往都认为怀有“神圣使命”。

92ad8d3eb2570a40be46167debf44bf1.jpg
表演者在气氛的烘托下极度的亢奋,,他们就像喝醉酒减轻了痛感,心里确相信是有神灵保佑的,表演“翻刺床”时就不会觉得痛了。

2f2ef64ff57e662c1e02c1eda5f436c0.jpg
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巫技,表演者深受村民们的敬佩,但其起源已经难以考究。

9aa48fe69fbd0b71eb1956f2e0a3f497.jpg
表演完毕之后,刺床所用的刺条会被村民们一抢而空,以示吉祥,消灾解难。

53a232a285498a38401be925e63d1a17.jpg
“翻刺床”是一种流传久远的风俗,翻滚者尽管常被刺得伤痕累累。但是依然要表现得若无其事。

dfb69e6ba6bd46b9294725d08884e1da.jpg
这种形象在世世代代村民们的心中很重要,体现一种人定胜天的精神所在,与他们所崇敬的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6b175afd526bc685f5d450b668b2b578.jpg
表演者在刺床上被抬着出游,并且也在表演穿令。

446a8de00dee15e43ae72629d73c0b28.jpg
不过,看起来还是有伤痕,只是伤口并不深。

1582f44aae902a345acf18cd1672c25f.jpg
"翻刺床"、"穿令"民间绝技从清咸丰年开始一直流传到现在,有近300年的历史,意在驱斜、逐疫、祈福。

fe5547238c19e6964ddf06c4d14f9202.jpg

3 盛况

85383788a8105be4310be05ab64ed631.jpg


众多表演穿令的“神童”,都挤在一座轿上面,长长的令箭甚至带有末端重物。

272e2071bf1c0d213fa959d6945ba634.jpg
末端有重物装饰的令箭,长时间含着也比较消耗体力,表演者也需要具有一定坚持下去的毅力。

59cdad18f0be67a39b8be4db5ba23ca4.jpg
穿令表演者似乎并没有严格的年龄要求,所以也能看到一些年轻较小的孩子参加穿令表演。

2a1f03bbef0e39b305bd25e7c72f0294.jpg
现在的传统也会出现一些方便式的改良,过去用的游神轿子,现在都变成了用不锈钢制成。

8a1496c5946f479fde136af239980ebe.jpg
年轻较小的穿令表演者,所使用的令箭也相应较小,毕竟没有那么多的体力坚持下去。

8afd0c67011c556c0160b1c7586ba60f.jpg
比如这支令箭,仅有铁丝粗,但小“神童”神态自若,不见血流,若然不细看,会以为只是口含令箭而已。

8dc3db6c4929ead914ecf39ea9074f4c.jpg
仔细地看,令箭是从嘴进入,从腮边穿出。

9b2f99886d11f5df3a91ffbcd2cd30bc.jpg
小孩可以轻松地含着令箭,伤口也不见血流,总觉得相当神奇。

cc5d4354d80f391e145c97d5157c2221.jpg
游神队伍里,神轿似乎不是抬的,底部可能装了轮子。

d54e28daa95e628c2181740320b526bd.jpg
毕竟轿子上这么多人,抬着走已经没什么可能了。

f15afc0f98f930527286828c63e584af.jpg
这个表演者所用令箭相当长,还得用手托着。

9d71786f1a0a98d958a415c417067c64.jpg
不少使用了重型令箭的表演者,都需要手扶托着令箭。

aad0d52e32818055c173a627fbc1757e.jpg
不细看,还以为他们是不是在使用特别长的旱烟杆。

fc3859d019a907d32de7384fd52c394f.jpg
不知道穿令结合飘色的话,会不会出现新的传统?

80c296cb6e86278a0e4506228d704efb.jpg
这里可以看到轿子底下,有着大大的轮子,方便移动,就算是传统,也都会有一些改良的。

a16660c2b83e7b2cbf9bc335cfdd5a5d.jpg
长长的神轿队伍,轿上的穿令表演者相当多。

ea5749bf7795ae78beb7ba0f5e323041.jpg
年例,无论哪一种习俗,当整条村都来参加时,肯定都会非常热闹。

48d0abfed19ded81f0e04c52440f0907.jpg
对于这些表演者来说,这相当锻炼人的意志力。以自己的劳苦,祈求村庄的平安幸福。

07255ec58d4ae40a141ba108402e9859.jpg
这也许,是这种传统习俗得以流传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ce7134866bd808dcfb6066144ed5fc7e.jpg
大家可能对于这种习俗的看法不同,但总有一些东西,流传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是一种文化。

cb0a3af9061936c9e62e551df71a9144.jpg
对于湛江人的年例习俗,你的看法如何?欢迎留言交流一下。

d68a9011b5db4dd25ac095c85533cba6.jpg
图片来源:张一般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8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睇到觉得不可思议,或者冥冥中确实有某种强大的力量在护佑着,这个科学根本无法解释。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8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恐怖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8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刺是假的吗?一点都不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8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那个小孩子,铁丝穿过嘴巴,一点也不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8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厉害,嘴巴还要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8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神灵保佑才不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8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很遗憾,一场年例都没有去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8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可思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电话

0668-2210668

客服QQ点击咨询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226272749

微信公众号

APP客户端

Copyright © 2011-2015 http://www.06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iscuz!X3.4 粤ICP备19032402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