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世界那么大 于 2017-3-23 16:44 编辑
前些年,有一位全国红极一时的广东顺德公务员,著写《明朝那些事儿》,书中极力推崇王阳明,称其是千古完人,完成了立身、立功、立德、立言的不朽事业,他是明朝“心学”的代表人物。其实,江门的陈白沙是“心学”的开创代表人物。除了开明儒“心学”先河,还创茅龙笔和茅龙书法。 陈白沙,明代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广东唯一一位从祀山东曲阜孔庙的明代硕儒,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提倡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逐渐形成一个有自己特点的学派,史称江门学派,对整个明代文人精神的取向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催发了明末清初学术界的繁荣,是“岭南学派”开创人物。山东孔府从祀74人,陈白沙和王阳明、顾炎武、欧阳修、范仲淹、董仲舒等一起从祀曲阜孔庙。故有“岭南一人”之誉。同时,他凭借独创的“茅龙”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率先奠定了岭南书法家的位置。 陈白沙心学的出现,标志着明初程朱理学统一局面的结束,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是明代心学思潮的开始。它和后起的王阳明的心学,共同构成了明代心学的主要内容。陈白沙是著名的教育家,对当地文明与性格内涵影响极大。主张“有教无类”的宗旨,“至子浮屠羽士商农仆贱来谒者,先生悉倾意接之,故天下被化者甚众”。“四方来学者不啻数千人”。给学生讲授经、史和文学专科,力创新旨,惟务实际,不尚声华,与萎靡不振的传统官学派背道而驰。主张广修学政以张道义,推广教育才能带来正气,要理性与独立思考。 |